亚洲货币仍激烈波动 中国台湾央行出手遏制升势 – 南洋商报

(台北、北京6日综合讯)亚洲汇市仍在激烈波动,引发多地央行出手调节。新台币早盘继续上升,一度再次突破30元关卡,随后升势放缓;人民币则在”五一“劳动节假期后开高补涨,但在央行强调维稳意愿下回软。
台币兑美元周二早盘一度升至29.988元,为本轮升势中再度挑战30元大关。此前,台湾央行罕见发出警告,要求汇市“不寻常状况到此为止”,抑制了迅猛的涨势。
据两位交易员称,尽管出口商抛汇持续,外资与散户的卖汇力道却有所收敛,令台币升幅较周一明显缓和。公股银行持续作为美元主要买盘方,调节市场流动性。
其中一位交易员指出,台币过去两日强升逾5%,促使出口商更愿意在30元附近卖汇,而进口商美元买盘亦开始浮现。
此为台币在连续两个交易日累积大涨超过5%后,首次见到缓和的迹象。不过彭博汇编数据显示,台币兑美元汇率与一年期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(NDF)之间的利差周一扩大至约3000点,为至少二十年来最高水平,显示台币还有进一步升值空间。
人民币节后补涨
同样的稳定讯号也出现在中国外汇市场。中国央行周二仅小幅将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强6个基点,至7.2008元,为近一个月新高,显示维持中间价稳定的意图明显。
“监管层似乎不希望中间价大幅升值,并乐于将其维持在7.20元弱方,”澳新银行亚洲研究主管吴坤(译音)称,如果央行不希望人民币走强,那么这将防止其他亚币过度升值,因为否则的话它们相对于人民币的汇率将变得过高。
周二亚洲早盘时G-10货币全线下跌,亚币也多偏弱,不过结束五一长假后开市的在岸人民币开高补涨逾0.4%,至7.2377元,随后回落,离岸人民币则受美元反弹影响跌0.4%,至7.2327元。两者价差收窄至约50个点,反映中间价对市场预期的锚定效果。
此前“五一”期间,离岸人民币强劲上涨近1%,带动亚币普遍走强。台币更是单周飙升逾6%,创2015年彭博有纪录以来最大升幅,市场推测可能与美方贸易谈判相关。
4月末时,随着美元走弱、人民币中间价连续调强,市场客盘结汇力道开始增强,中资大行也开始不时在市场中大量买入美元,对人民币强劲升值形成阻力。
“5月初中美关税争端缓和的预期提升,人民币汇率重新开始向中间价方向回归,”李刘阳等中金外汇分析师在周一的报告中写道,5月人民币汇率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美元指数走向及关税谈判预期,有望呈温和偏强。
 
 
 
中国“五一黄金周”假期,游客在北京故宫等候入场。
(北京6日讯)中国“五一黄金周”假期5日结束,民众6日恢复上班上课。政府陆续公布旅游数据,其中国内出游人次是3.14亿,比去年同期增长6.4%;出入境共有约1089.6万人次,较去年同期上升28.7%。
据中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,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.14亿人次,同比增长6.4%;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.69亿元(约1050亿令吉),同比增长8.0%。
假期期间,纳入监测范围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累计夜间客流量7595.44万人次,同比增长5.2%。
大马出入境双热
入出境旅游市场热度双升。入境旅游持续复苏,缅甸、韩国、大马、澳洲、英国、泰国、菲律宾、俄罗斯、越南、日本等为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地,占外国游客总数的57.4%。出境旅游持续火热,日本、韩国、新加坡、越南、大马、泰国、印尼、澳洲、柬埔寨、俄罗斯等为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。
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表示,全国边检机关共保障1089.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,日均217.9万人次,较去年“五一”假期增长28.7%,单日出入境通关最高峰出现在5月3日,达229.7万人次。
其中,中国内地居民出入境577.8万人次,较去年同期增长21.2%;港澳台居民出入境400.3万人次,较去年同期增长37.1%;外国人出入境111.5万人次,较去年同期增长43.1%;入境外国人中,适用免签政策入境38万人次,较去年同期增长72.7%。
共计查验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45.6万架(艘、列、辆)次,较去年同期增长18.1%。

ADVERTISEMENT
source